拮抗剂方案促排是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常见方案,适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人群,其核心流程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:
一、前期检查与评估
月经第2-3天检查
性激素六项检测:评估卵巢基础状态(如FSH、LH、雌二醇水平)。
阴道B超:观察卵巢结构、基础卵泡数量及子宫内膜情况。
预处理(部分人群):若卵泡发育不均,可能需药物预处理以同步卵泡发育。
二、促排卵药物启动
用药时间
月经第2-3天开始注射促性腺激素(如FSH、GnRH类似物),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。
用药时长:通常持续10天左右,期间需定期监测卵泡大小和激素水平。
三、拮抗剂添加
触发条件
当卵泡直径达12-14mm时,开始注射GnRH拮抗剂(如醋酸西曲瑞克、醋酸戈舍瑞林),抑制LH峰以防止卵泡早排。
持续用药:直至打夜针前,需每日注射拮抗剂。
四、卵泡监测与调整
监测频率
每2-3天进行阴道B超和激素检测,动态调整促排卵药物剂量。
关键指标:卵泡直径≥18mm且占比60%-70%时,准备取卵。
五、夜针注射与取卵
夜针时间
卵泡成熟后(通常为促排第9-11天),注射HCG或GnRH激动剂(如艾泽),促使卵子最终成熟。
取卵操作
夜针后36小时进行取卵,通过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卵泡获取成熟卵子,全程约30分钟。
六、胚胎移植与后续支持
胚胎培养
取卵后与精子受精,培养3-5天后移植新鲜或冷冻胚胎。
黄体支持
移植后需补充孕酮或hCG,维持子宫内膜环境,降低流产风险。
适用人群与优势
适用人群:多囊卵巢综合征、卵巢早衰、OHSS高风险人群。
优势:周期短(约10-14天)、用药灵活、降低OHSS风险。
如需更详细的用药剂量或个体化调整建议,建议咨询生殖专科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