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、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,那么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,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具体如下:
一、性接触传播(最主要途径)
占所有传播途径的90%以上。梅毒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破损处(如生殖器溃疡、皮疹等)直接传播,性行为包括阴道性交、肛交、口交等,在早期梅毒(一期硬下疳、二期皮疹阶段)传染性最强,接吻或接触损伤部位也可能感染。
二、母婴传播
垂直传播(胎盘传播):感染梅毒的孕妇在妊娠4个月后,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,导致流产、死胎或先天梅毒。
水平传播(产道传播):分娩过程中,新生儿接触母体产道分泌物或血液导致感染。
三、血液传播
通过输入梅毒患者的血液或共用针具(如静脉注射毒品)传播,但概率远低于艾滋病。早期梅毒患者血液中螺旋体浓度较高,风险更大。
四、间接接触传播(罕见)
接触被梅毒患者体液污染的衣物、毛巾、剃刀、餐具等物品,或与患者共用浴缸、马桶等,若皮肤有破损可能感染。
五、医源性传播
因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或医务人员意外接触患者血液/体液导致的感染。
注:梅毒在感染4年后传染性显著降低,规范治疗可阻断传播。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,孕期需做母婴阻断治疗。更多详细数据可参考来源人人健康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