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,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唾液等途径传播。比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,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注射、针灸、拔牙等操作,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,母婴垂直传播(包括分娩过程、母乳喂养等),以及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物品,都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。乙肝传播途径有几种?乙肝能彻底治愈吗?下面人人健康网小编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一、乙肝的传播途径
乙肝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:
母婴传播: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妊娠、分娩或哺乳期间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/新生儿。通过规范的母婴阻断措施(如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),阻断率可超过95%。
血液/体液传播: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、共用针具、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(如牙科器械、手术工具)、纹身或穿耳等侵入性操作。
性接触传播: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,性伴侣感染风险较高。
补充说明:
日常接触(如共用餐具、拥抱、游泳)不会传播乙肝病毒。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手段,可产生长期保护性抗体。
二、乙肝能否彻底治愈?
乙肝的治愈可能性需根据感染类型判断:
急性乙肝:
90%以上的患者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,达到完全治愈。
治疗以保肝、休息为主,通常无需抗病毒药物。
慢性乙肝:
抗病毒药物(如恩替卡韦、替诺福韦):抑制病毒复制,延缓肝纤维化/肝硬化。
干扰素:适用于部分患者(如表面抗原滴度低者),可能促进免疫系统清除病毒。
完全治愈(病毒彻底清除):目前概率极低,仅少数患者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实现。
临床治愈:通过药物控制可实现,表现为病毒DNA转阴、肝功能正常,甚至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转阴,需长期监测。
治疗手段:
注意事项:
慢性乙肝需定期复查(肝功能、病毒载量、肝脏B超等),以调整治疗方案。
即使达到临床治愈,仍需警惕肝癌风险,需长期随访。
总结
乙肝传播途径明确且可预防,慢性乙肝虽难彻底治愈,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。建议感染者及时就医,健康人群接种疫苗并避免高危行为。更多专业信息可参考等来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