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癌的TNM分期系统是国际通用的癌症分期标准,其制定和应用基于以下核心依据和流程:
一、制定机构与标准来源
TNM分期由**美国癌症联合会(AJCC)**提出并定期更新,结合全球肿瘤学研究成果制定统一标准。该体系通过评估原发肿瘤(T)、淋巴结转移(N)、远处转移(M)三个维度,全面量化肿瘤侵袭程度。
二、TNM分期的具体分类依据
1. T分期(原发肿瘤范围)
· T1:隐匿性肿瘤,无法通过指检或影像学发现,需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确诊(如T1a指肿瘤体积≤5%切除组织)。
· T2: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,按累及范围细分为单叶部分(T2a)、单叶大部(T2b)或双叶(T2c)。
· T3:突破前列腺包膜,侵犯精囊(T3b)或周围组织(T3a)。
· T4:固定或侵犯直肠、膀胱等邻近器官。
2. N分期(淋巴结转移)
· N0:无区域淋巴结转移(如闭孔、髂内淋巴结)。
· N1: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。
3. M分期(远处转移)
· M0:无远处转移。
· M1:转移至骨(M1b)、其他器官(M1c)或非区域淋巴结(M1a)。
三、分期评估方法
· 临床检查:直肠指检(DRE)初步判断肿瘤局部侵犯。
· 影像学:MRI、CT评估包膜突破和淋巴结转移;骨扫描、PET-CT检测远处转移。
· 病理活检:穿刺或术后病理明确肿瘤分级(如Gleason评分)和分期。
· 实验室检查:PSA水平辅助判断肿瘤负荷和转移风险。
四、分期的临床应用意义
1. 指导治疗决策
· 局限性肿瘤(T1-T2N0M0)多选择根治性手术或放疗。
· 局部晚期(T3-T4或N1)需结合内分泌治疗或扩大切除术。
· 转移性癌(M1)以全身治疗(化疗、靶向)为主。
2. 预后评估
分期越高(如T4或M1),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。
五、分期的动态更新
AJCC每6-8年修订一次TNM标准,例如第8版(2017)强化了影像学与分子标记在分期中的作用。
如需更详细的分期组合(如Ⅰ-Ⅳ期)或治疗建议,可参考权威指南(如NCCN)或文献。